上海网站优化 http://www.910xiao.com/ 科创板跟投机制增加券商盈利,券商直投科创板累计收益达149%。 截至最新券商科创板的跟投共计386 次,获配投入资金合计184.42 亿元,实现跟投浮盈274.87 亿元,平均单只浮盈0.712 亿元,跟投收益整体达149%,而承销保荐费合计265.83 亿元,平均值0.705 亿元。券商跟投市场CR10 集中度高达60%,其中跟投次数Top10 券商跟投次数合计占比达63.7%,最高的分别为中信、华泰、中信建投;跟投收益额Top10 合计占比达74.0%,最高的为中信、海通、中金财富,分别达37.9/32.9/32.1 亿元。 新材料行业跟投收益率持续领先,消费和TMT 行业紧随其后,跟投收益率和新股定价估值高低明显负相关。从行业来看,跟投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制造、医疗保健、材料行业,四大行业占比97.8%,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占45.7%,这主要由科创板上市公司类型导致。平均跟投收益率上,新材料行业最高,达到242%,其次是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和工业制造,分别达164%/159%/144%/138%。分年度来看,新材料行业在2019 年、2020 年上市的公司跟投收益率均处于第二名,而2021 年则大幅领先其他行业,达到276%。从单次获配投入及跟投收益来看,单次获配投入最高的为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分别为0.57/0.53/0.42 亿元,而单次跟投收益最高的却分别为信息技术、材料、可选消费行业,分别为0.90/0.85/0.70 亿元。所有跟投次数中整体浮盈次数占比为88.1%,2021 年上市发行的跟投浮盈次数占比为90.3%,但2021 年9 月18 日后上市的公司浮盈次数占比大幅降低至63.2%,存在公司上市时间较短的原因但询价新规影响也难以忽视。 北交所松绑券商直投政策,企业、券商端或双双获益。2021 年11 月,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机构类第1 号(2021 年11 月修订),明确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相关保荐机构可以采用“先保荐、后直投”模式,并对沪深“7%”的联合保荐要求,北交所不再要求联合保荐。此举对于券商,一方面增强券商获利能力,并解绑其持股限制,增强其参与新三板定增、做市、直投积极性,北交所直投有望成为券商未来投行、自营、直投等业务的新增长点,同时券商也可以讲直投“前移”,侧重上市前投资机会,降低投资成本。对于企业端,此举既可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定价功能,并加强券商对企业投入和研究,减少市场摩擦,同时反哺新三板,助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叠加前期施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二者相辅相成,北交所吸引力更加凸显。而观海外投行直投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券商直投业务将成未来业绩重要增长点。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文章来源:安信证券) 文章来源:安信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