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亲子鉴定 1949年4月20日,面对屯于长江南岸的百万解放军,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痴心妄想彻底破灭,同时又拒绝签署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协定”,一场无可避免的终极之战爆发了。 4月20日午夜,解放军渡江战斗打响,数十万解放军战士无畏国民党军队的火力封锁,驾着船帆、扛着枪炮向对岸冲去。4月21日零点四十五分,数十万解放军顺利登上长江南岸。仅仅用了四十五分钟,解放军就打穿了国民党军队部署三个月之久的长江南岸防线,渡江战役取得完胜。 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全境,总统府门楼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摘了下来,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宣告终结。 而此时的蒋介石正在浙江奉化老家祭祖,听到南京被解放的消息后,蒋介石叹息着登上了前往台湾的专机。在登机前,蒋介石亲手交给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一封暗杀名单,并嘱咐毛人凤一定要慎重行事。 这封暗杀名单上只有三个名字,但毛人凤看到这三个名字后却是惊恐不已,迟迟缓不过神神儿来。 蒋介石究竟是要毛人凤暗杀哪三个人?竟能让民国“四大特务”之一的毛人凤如此失态?在进入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又可回顾往期文章。 少帅——张学良 蒋介石给毛人凤的这张刺杀名单上,首行赫然写着“张学良”的名字。 张学良出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东北地区,他的父亲便是鼎鼎大名的“东北王”张作霖。身为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自小便有着极为优渥的家庭条件,因为长得风流倜傥,又有个“东北王”的老爹当靠山,张学良便被尊为“少帅”,更位列民国“四大美男子”之首。这般优秀的男子,沾花惹草、风花雪月之事自不必多述。 那么,如此一个风流倜傥、喜爱风花雪月的张学良,为何会被蒋介石所记恨,甚至还上了他的“刺杀名单”呢?此事还要从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暗害说起。 当时的张作霖贵为奉系军阀之首,又是东北三省的“东北王”,实际掌控着整个东北地区。后来在“直奉大战”中,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彻底打败直系军阀,成为整个民国的龙头老大,张作霖的权势可谓滔天。 而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东北地区早有图谋,因此便多方派人接触张作霖,希望能够在东北地区“分一杯羹”,但张作霖果断拒绝了他们。日本人便怀恨在心,于张作霖乘坐专列返回东北老家时,在皇姑屯引爆大量炸药,最终张作霖不治身亡。 张作霖突然去世,作为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便被奉为东北军的“大帅”。一代花花公子,摇身一变成了掌控实权的军中大佬,此为命运之第一转。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施行“不抵抗”政策,将整个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张学良带着东北军进入陕西和山西地区驻扎。 东北三省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全境沦陷,这让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感到愤怒和羞耻,部下多次上谏请求张学良带军北上抗日、收复东北失地。纵有此心,亦无此力。此时的蒋介石政府实力空前雄厚,张学良的东北军若敢有任何异动,便会被周围的国军队伍直接扼杀,张学良等人只得“空悲切”。 1936年,蒋介石继续施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继续扩大内战的炮火范围。当时毛泽东等人带领的红军队伍经过长征,到达中国大西北地区休整。而张学良的东北军正是直面红军的第一道国民党势力,因此蒋介石多次命令张学良领兵进攻红军根据地,但都被张学良推脱拒绝了。 为了再次催促张学良出兵,蒋介石乘坐专机抵达西安进行督战。此时国内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极高,就连张学良的东北军部下也蠢蠢欲动。因此,在蒋介石刚刚抵达西安的第二天,张学良就召集部下举办秘密会议。第二天,以张学良为首的爱国将领宣布进行“兵谏”。 迫于压力,蒋介石只得接受“停止内战”的要求,并与抵达西安的共产党红军代表周恩来签订停战、共同抗日协定。 “西安事变”可以说是蒋介石这一辈子的耻辱,虽然当时蒋介石宣布自己过后不会追究此次兵谏参与者的责任,但之后蒋介石还是秘密将张学良等人变相囚禁了起来。爱国将领张学良,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如此少帅,着实命途多舛。 张学良的“兵谏”,让其在被囚禁时期多了一层“盾牌”,碍于国内压力,蒋介石虽敢囚禁张学良,却不敢杀了他。直到败退台湾时,蒋介石才彻底无所顾忌,要求毛人凤将张学良刺杀。 民族侠士——杨虎城 当时与张学良一同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的还有杨虎城,因此杨虎城也上了蒋介石的“刺杀名单”。 与“少帅”张学良的经历不同,杨虎城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自小杨虎城就有着“行侠仗义”的热血和梦想。杨虎城的父亲也是一名铁骨铮铮的汉子,见儿子这般热血,便将其送去学武术,杨虎城也立志要成为一名刀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杨虎城看到清政府的腐朽与奴性,便放弃“刀客梦想”,决定走救国救民的道路。1910年,杨虎城接触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走上革命道路,并于第二年与其一同参与了辛亥革命。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时候,杨虎城正任职陕西省的国军指挥,但碍于时局和蒋介石政府的军事威胁,杨虎城只能被迫宣布归顺。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杨虎城就多次致电蒋介石,请求带兵北上、收复东北失地,但都被蒋介石所拒绝了。东北三省的“不抵抗”政策狠狠刺痛了杨虎城的爱国之心,而之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继续发动内战,更是让杨虎城对蒋介石政府深感失望。 此时,杨虎城恰好遇到了新调任过来的东北军统领张学良。两人因对日本人有着同样的敌视态度,一见如故。在得知蒋介石将亲自前来西安督战时,两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逼蒋抗日“的绝佳机会。 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安排之下,蒋介石被囚禁,国共合作顺利达成,但蒋介石本人却视此事为自己一生的最大耻辱。 张学良因为有东北军当靠山,蒋介石并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其下手。但对于杨虎城,蒋介石却是毫无顾忌。因此西安事变后不久,蒋介石就以莫须有的名义,将杨虎城派遣出了国外,并明令禁止其自行回国。 七七事变爆发时,身处国外的杨虎城听到日本全面侵华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多次向蒋介石致电请求回国参与抗日,但蒋介石却置之不理。 1937年11月,杨虎城经海外爱国人士的帮助,自法国秘密到达香港,准备北上参与抗日。但这一消息很快被监视杨虎城的国民党特务传回南京,蒋介石知道后,便假意邀请杨虎城前来南京共商抗日事宜。 杨虎城信以为真,但刚到南京就被戴笠秘密逮捕,押送至长沙囚禁起来,而这一囚禁就是十二年之久。 1947年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等共产党代表和蒋介石国民党代表于重庆召开政协会议,商议和平建国方针。在会上,毛泽东等人就多次提出要求蒋介石释放杨虎城,都被蒋介石恶意拒绝了。与对待张学良一样,碍于共产党和国内社会压力,蒋介石也没有真正杀害杨虎城。 1949年4月,南京解放,蒋介石等反动残余势力败退台湾。也是在这一刻,蒋介石重新记起对杨虎城的仇恨,便下令让毛人凤秘密处决杨虎城。同年9月6日,毛人凤遣人将杨虎城及其儿女全部押解至重庆的歌乐山上,并在这里残忍杀害了他们。一代民族侠士,就这样被反动势力迫害致死,何其悲哀! 民国国母——宋庆龄 除了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给毛人凤的“刺杀名单”上最后一个人,也是令毛人凤最为拿捏不了的人。此人正是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同时,她也是蒋介石妻子宋美龄的姐姐。 宋庆龄是民国四大家族宋家有名的“三姐妹”之一。宋庆龄的父亲是一位极有实力的实业家,同时也是一位接受新思想的革命家。 在宋庆龄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美国接受国外民主、自由的教育。因为父亲的影响,宋庆龄也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成为当时父亲的革命好友——孙中山的助手。 与孙中山先生接触得越久,宋庆龄就越被其身上高尚、伟大的气魄所吸引,而孙中山先生此时也对这个活泼、灵动又有先进思想的女孩儿产生了情愫。宋庆龄的父亲与孙中山虽是革命伙伴,但若是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孙中山,宋庆龄的父亲是万万不愿答应的。 但宋庆龄最终还是毅然与孙中山结了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被尊称为“民国国父”,而宋庆龄则被尊为“国母”。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 既然是宋庆龄是“民国国母”,孙中山对蒋介石又有提携之恩,那为何蒋介石最后要下令刺杀宋庆龄呢? 此事还要从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说起。当时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先生后,整个宋家自然而然地就与革命党拉近了距离。因着宋庆龄的关系,蒋介石也渐渐与宋美龄接触频繁了起来。 但当时,宋庆龄对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感情并不看好,还多次出言阻止两人谈恋爱。因此从这时起,蒋介石就对宋庆龄心怀芥蒂,总觉得宋庆龄是“看不起自己”。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就遭到了宋庆龄的极力反对。随后,宋庆龄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蒋介石此举是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此事也被蒋介石一直怀恨在心,不惜动用一切人力物力,将宋庆龄以出国考察、旅居欧洲的理由,送离中国。 九一八事变发生、蒋介石宣布施行“不抵抗”政策时,宋庆龄怒不可遏,在国际社会上极力指责蒋介石政府的懦弱和无能,并于不久后返回中国,四处联络爱国团体和党派进行抗日斗争。 蒋介石敌对共产党,但宋庆龄却亲近共产党。西安事变爆发时,宋庆龄坚定地站在共产党的这边,极力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并当众出言要求蒋介石在事后不得迫害张学良、杨虎城等参与“兵谏”的将领。 此时蒋介石和宋庆龄的矛盾已然公开化和决裂化。但因为宋庆龄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蒋介石虽心有记恨,却不敢对其有任何不利的行为。 碍于蒋介石的关系,宋美龄对姐姐也有了敌意,许久不曾互相联系过。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和宋庆龄才冰释前嫌,携手穿梭于各大国际社会交际圈,为国内的抗日斗争争取国际援助。 1939年,抗日战争还未结束,蒋介石政府再次掀起“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共风波,皖南事变爆发。正在国际社会上拉援助的宋庆龄听到消息后,急忙返回国内,在重庆指着蒋介石的鼻子破口大骂其“卖国贼”,蒋介石对宋庆龄的仇恨再一次拉升。 1949年,南京解放时,宋美龄邀请宋庆龄同去台湾避难,但宋庆龄却果断拒绝了,并表示自己会与共产党同生共死,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也是在这时,蒋介石彻底下了要暗杀宋庆龄的决心。 得到蒋介石要暗杀宋庆龄的情报后,毛泽东亲自派人贴身保护宋庆龄,使得毛人凤的暗杀行动一次次失败。 1990年的时候,张学良恢复自由,前往夏威夷安度晚年。宋庆龄则是一直处于共产党的保护之下,一次次躲过了蒋介石的刺杀,安然无恙。 蒋介石的这封“刺杀名单”上,张学良和宋庆龄幸免于难,只有杨虎城因为一直被国民党所控制而最终惨遭毒手,可谓是不幸中的大幸。 1945年至1949年的这四年时间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并未给中国带来多少安定和幸福,以维护治安为名进行的“反共”行动此起彼伏,因为党内高官的贪污腐败行为造成时局动荡、民生凋零的现象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如此,在蒋介石发动的多次政变和“反共”事变中,无数仁人志士都惨死于国民党的手中,这曾给中国的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也给中国的人民带来许多沉重的灾难。 张学良、杨虎城、宋庆龄这三个人都是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抗日对敌斗争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英雄志士,但蒋介石却因为自我的狭隘心胸和“找回面子”的想法而想要迫害他们,着实令人愤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