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4名遇难地质人员随身定位仪均未开机 3人和1人分散在两处

2021-11-22|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痛心!哀牢山4名失联人员已找到不幸遇难)11月22日12时,根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11...
电影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原标题:痛心!哀牢山4名失联人员已找到不幸遇难)

11月22日12时,根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进入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失联,经全力搜救,已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安排在附近搜救的救援队伍6支56人进行接应,并在距发现失联人员地点直线距离3.58公里的老鹰塘设置接应点。

首批救援队于11月22日0时32分到达发现地点,迅速将3名失联人员遗体向接应点转移,因山高坡陡,雾大能见度低,加之在夜晚路况不清,截至目前,尚未转移到接应点。同时,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4名失联人员开展地毯式搜索,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正在开展转移工作,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云南4名地质人员遇难4台随身定位仪均未开机

记者从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获悉,在云南哀牢山野外作业时失联的5名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人员全部找到,均已遇难。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称,这些失联人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曾经都当过兵。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11月15日19时28分,镇远县人民政府接到相关失联报告。

4名人员是从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进入哀牢山后失联的。接报后,镇沅县立即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由于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前段时间当地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截至11月21日12时,已有专业搜救人员1400余人次、车辆130余辆、卫星电话18部、无人机8架、直升机5架次、警犬3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投入此次救援行动,累计搜救面积约60平方公里。据指挥部方案,搜救工作为地毯式精准排查,后期重点围绕失联人员生活过的窝棚周围的深沟、悬崖、深潭等重点区域进行。

截至21日下午,各支搜救工作队仍在哀牢山中进行紧张地搜救。21日晚间,搜救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搜救工作有“重大进展”。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担架和救护车赶到现场,指挥部对樟盆村一带实施更加严格的交通管制。

4名失联的地质调查人员此次进山,原本是为了开展为期2天的森林资源调查,用RTK(实时差分定位)设备对森林样地进行测算统计。一名救援人员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介绍,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但从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此前报道:

哀牢山失联地质人员最小者25岁当地村民曾被熊抓伤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云南哀牢山后失联,搜救至今已有四天,仍无结果。

19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山脚下看到,进山的道路已被管制,目前只允许当地村民和救援人员进入。记者采访了解到,失联的四名队员均为80后和90后,最小的为1996年出生。当地多位居民还介绍称,山上有一些野兽出没,曾有村民被黑熊抓伤。

4天救援未发现失联人员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一行6人(包含4名地质人员和2名司机),来到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按照计划,2名司机在山外等候,4名地质人员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

“队员们原计划13日下午或者14日上午下山,他们所携带的干粮仅能维持一天。但直至15日,仍未见他们下山,未进山的司机于是向镇沅县报告了4人失联的情况。”镇沅县有关部门一工作人员称,失联人员最后一次与外界取得联系是13日下午。

接报后,镇沅县第一时间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集结多方救援力量,在哀牢山相关区域开展地毯式搜救。

16日,搜救队发现了失联人员露营痕迹和部分随身用品,并得到确认。随后几天,搜救工作继续进行,但未发现失联人员。

19日,救援行动进入第4天。极目新闻记者于当天中午12时前往失联人员曾路过的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下午2时看到,进入樟盆村的道路已进行管制,有交警在路口盘查通行车辆,只允许当地村民和救援人员进入。

“村里有很多人参与了救援,他们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一名者东镇居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近几日搜救队天未亮就出发,有时晚上10时才返回。

“19日发现了一些疑似失联人员吃过的零食包装袋,但最后没能确认。”镇沅县一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说。据镇沅县官方消息,截至19日下午4时,尚未发现失联人员。

曾有村民被黑熊抓伤脸

据了解,哀牢山地形复杂,镇沅县境内面积达13.5万亩,山陡林密沟壑纵横。加之正值入冬天气,林中有雾能见度低,搜救路线距离远,这些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哀牢山十八弯,能转到你头晕。”19日下午,听闻记者打听哀劳山的地形,山脚下的者东镇居民黄女士(化姓)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哀牢山的山路弯弯绕绕,非常难行,当地人都不敢轻易到深山里去。

公开资料显示,哀牢山是云南省东西部两类地貌和两种季风影响的气候区分界线,目前有全球同一纬度带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大面积原始山地常绿阔叶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哀牢山成为巨大的天然生物种的种质资源的基因库,成为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天然博物馆”和“标本园”,是众多学科的理想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基地。

多位当地人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此前未曾听说过哀牢山出现人员失联的情况,不过山里面确实有蛇,还有黑熊这样的野兽。“两年前,有一名养蜂的村民就被黑熊抓伤了半张脸,不过好在没有危及生命。”谈起该村民的遭遇,黄女士至今还表示后怕。

者东镇一居民介绍称,失联的四名队员进山时一直在下雨,山里会有一些野果子可以食用,不过到晚上山上气温很低。

此前,有地质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失联队员可能面临的最危险的情况是“失温”和“脱水”。

最小失联队员1996年出生

19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从者东镇向樟盆村方向望去,全是一望无际的大山,山高林密。而对于樟盆村的村民来说,再向山里走几公里才是真正的进山。

镇沅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失联的四名队员年纪不大,均为80后、90后,最小的为1996年出生。

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发来的视频中看到,山上植被茂密,道路狭窄,路面湿滑,搜救人员在丛林中艰难前行。另一段视频则显示,有直升机在哀牢山上空不断盘旋,搜索失联人员。

根据当地救援指挥部19日发布的消息,救援队瞄准前期重点排查出的两个区域,组成8支搜救队伍,同时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投入搜救人员370余人,利用直升机、无人机、搜救犬等进行全力搜救。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搜救队在山上还建立营地和物资补给中心,以节省出更多时间用于搜救工作。“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来回一趟就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所以队员们都在山上扎了帐篷,以便更快地投入救援工作。”当地政府一工作人员说。

者东镇一宾馆老板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8日晚,他们原本给约10名救援人员预备了房间,但因为搜救时间紧急,这些救援人员当晚都没有回到镇上,是在山里过的夜,“真的非常辛苦。”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