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萧然成语的近义词_反义词_成语接龙_相关词_怎么读_成语相关词_成语大全
环堵萧然怎么读 huan du xiao ran 环堵萧然的近义词 家徒四壁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贫壁立 家徒壁立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室如悬磬 : 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四壁萧条 一贫如洗 :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环堵萧然的反义词 一室琳琅 环堵萧然的相关成语 一无所有 :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一贫如洗 :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室如悬磬 : 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家徒四壁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徒壁立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无所不有 : 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环堵萧然的成语接龙 然然可可 : 然然:是的;可可:表示准许,可以。对什么都点头称是。比喻处世的态度唯唯诺诺。 然糠照薪 :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然糠自照 :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然荻读书 :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信使往还成语的意思解释_来源出处_用法造句_拼音怎么读_形式语法_典故谜语_成语大全_成语大全
信使往还的拼音 xin shi wang huan 信使往还的意思 信使:指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人,即使者。双方互派的使者来来往往。 信使往还的来源 《资治通鉴·陈纪·高宗宣皇帝太建四年》:"寿阳被围,大军出拒之,信使往还,须禀节度。" 信使往还的用法 却说傅宗龙、杨文岳会师之前,已经通过信使往还,确定了基本方略,以稳重为上策。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八章 信使往还的语法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信使往还的形式 abcd形式的成语 信使往还的造句 1、小城还保存着一座石桥,据说当年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 2、我告诉你一件事吧,南宋和蒙古计划联盟攻金,如今已是信使往还,将有成议了。 信使往还的典故 无 信使往还的谜语 无 形容说话不算的成语是什么意思_四字词语 _成语查询_成语大全
背信弃义 :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背惠食言 : 指忘恩失信。 出尔反尔 :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反复无常 : 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胡说八道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华而不实 :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空头支票 : 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口中雌黄 :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口蜜腹剑 :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弃信忘义 : 弃:抛弃。比喻不守信用,抛弃道义。 食言而肥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随口乱说 : 随便乱说。 挑拨离间 : 〖释义〗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忘恩负义 :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信口开河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言而无信 :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不信 : 说话不讲信用。 言而有信 :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一纸空文 :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一言九鼎 :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一诺千金 :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阴谋诡计 : 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有名无实 :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朝三暮四 :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自相矛盾 :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食其言 : 指说了话不算数。 信口雌黄 :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信誓旦旦 :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拨弄是非 : 挑拨是非。 人微言轻 : 指地位低,说话不被别人重视。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盖人微言轻,理自当尔。” 含英咀华 :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含菁咀华 :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含血吮疮 : 吮:用嘴吸。用嘴把病人疮里的脓血吸出来。旧时形容将领关怀、爱护自己手下的士兵。 含羞忍辱 :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含齿戴发 : 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含辛忍苦 :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同“含辛茹苦”。 含血喷人 : 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 含饴弄孙 : 饴:麦芽糖。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 喊冤叫屈 : 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含辛茹苦 :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寒冬腊月 :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含血噀人 : 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同“含血喷人”。 含笑九原 :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寒恋重衾 : 衾:被子。寒冬到来时,贪恋温暖,躺在厚厚原被子里,不愿起来。 寒往暑来 : 寒冬已过,盛夏将至。指四季的轮回。泛指时光流逝。 寒心销志 :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含霜履雪 : 比喻品行高洁。 寒气刺骨 : 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含蓼问疾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寒心酸鼻 :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寒来暑往 :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寒灰更燃 :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寒耕暑耘 :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寒毛卓竖 :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寒山片石 :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寒泉之思 :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寒蝉凄切 :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寒灰更然 : 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寒风刺骨 : 寒风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寒心消志 :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销志”。
吃喝嫖赌 : 嫖:狎妓;赌:赌博。指男人不务正业。 赌彩一掷 : 犹言孤注一掷。 赌咒发誓 :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誓发愿 :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物思人 : 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所遗下的物品,就想起该人。 赌神发咒 : 犹言对天发誓。 赌誓发原 :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长较短 : 指比优劣。 发誓赌咒 :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狂嫖滥赌 : 指沉溺于嫖妓赌博。 锦绣江山 : 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井井有条 : 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井养不穷 : 穷:尽。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尽。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 井井有绪 : 有条理,有秩序。同“井井有序”。 井以甘竭 : 以:因为;甘:甜;竭:枯竭。甜水井由于取用的人多,会先枯干。比喻好的事物不能长久存在。 锦衣肉食 : 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同“锦衣玉食”。 锦被一床 :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井井有方 : 形容有条理有办法。 井井有序 : 有条理,有秩序。 井底虾蟆 : 即井蛙。 锦衣行昼 :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井底鸣蛙 : 指井中之蛙。 井底银瓶 : 比喻前功尽弃。 井臼躬操 : 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指亲自操持家务。 井然有序 :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井渫不食 : 指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井然有条 :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井臼亲操 :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井渫莫食 : 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同“井渫不食”。 京解之才 : 京解:科举时代的进士和举人。旧指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 井底蛤蟆 :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井蛙醯鸡 :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井冽寒泉食 : 冽:清澈;寒:清冷。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井蛙之见 : 见:见解。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京兆画眉 : 指夫妇或男女相爱。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井管拘墟 : 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井底捞月 : 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兢兢乾乾 : 指敬慎自强。 净盘将军 : 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 劲骨丰肌 : 劲:强有力;丰:丰满美好。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 http://www.ldl2.com/post/7841.html http://www.ldl2.com/post/50516.html http://www.ldl2.com/post/57565.html http://www.ldl2.com/post/2112.html http://www.ldl2.com/post/82071.html http://www.ldl2.com/post/78584.html http://www.ldl2.com/post/8439.html http://www.ldl2.com/post/156602.html http://www.ldl2.com/post/2499.html http://www.ldl2.com/post/217889.html http://www.ldl2.com/post/194003.html http://www.ldl2.com/post/316958.html http://www.ldl2.com/post/4330.html http://www.ldl2.com/post/338495.html http://www.ldl2.com/post/302022.html http://www.ldl2.com/post/86872.html http://www.ldl2.com/post/137259.html http://www.ldl2.com/post/111928.html http://www.ldl2.com/post/5138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