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别再「妖魔化」林生斌了

2021-08-31|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近期最大的瓜,自然是「林生斌再婚生女」。6月30号晚,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林生斌,突然发了一条微博。...
贵阳

  近期最大的瓜,自然是「林生斌再婚生女」。

  6月30号晚,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林生斌,突然发了一条微博。

  向大家分享他再婚生女的喜悦。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网炸锅。

  如今,距离发文已经过去一周时间。

  然而,事情越发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微博#林生斌#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3亿。

  可这个话题却在今天早上莫名消失不见了。

  令不少人怀疑有人在故意压热度。

  

  另一方面,讨论的风向变了。

  从最初的道德审判,渐渐变为质疑当年的案情,直到最近上升至玄学层面。

  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人设崩塌、跨阶级婚姻、封建迷信、阴谋论。

  都不是新鲜事,只是节奏变化之快,出乎意料。

  甚至可以当作网络舆论失焦的样本来研究了。

  鱼叔今天想从头到尾捋一捋这件事。

  看看事态是怎样一步步失控的。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

  6月22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

  林生斌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妻子和三个孩子。

  

  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也得到了网友一边倒的支持。

  此后,他注册了名为「老婆孩子在天堂」的微博。

  分享生活日常,纪念故去的妻儿,还把他们的图样纹在了后背。

  

  林生斌以妻儿的名字,创立了「潼臻一生」童装品牌。

  做公益、接受采访、直播带货。

  生活回归正轨,被奉为励志典范,深情男人。

  可这样的人设,在6月30日晚公布喜讯后轰然倒塌。

  评论区的画风也发生180度大转变。

  从原先的积极向上的鼓励,变为了「人性果然薄凉」。

  

  这件事网友批判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再婚」。

  毕竟这是私事。

  网友愤怒的点是,林生斌消费已故亲属,打造虚假人设,欺骗网友情感,且从中牟利。

  从再婚到生子,整个过程少说要要持续一年以上。

  可回看林生斌今年清明节的微博,一面现任妻子临盆,一面写着:「等忙完这一世,我来看你们。」

  

  表里不一,确实挺恶心人的。

  一开始,这件事的性质还比较简单:人设翻车。

  这个人设是林生斌自己打造出来的。

  没人要求他必须是一位完美受害者,是他一直想成为完美受害者。

  因为他看准了这件事带来的热度,食髓知味,尝到流量甜头。

  于是开始直播带货,时常在直播中痛哭,惹人心疼。

  令不少网友抱着帮助林爸爸的心情下单。

  

  或许悲恸是真的,但是想赚钱也是真的。

  其实林生斌的遭遇,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很相似。

  都是因为火灾失去了至亲。

  那种真正深入骨髓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

  男主角一句「我走不出来」足以包含所有情绪。

  

  反观林生斌。

  每一条微博,都是凄美哀伤的文风;

  每一条视频,都是专业团队的摆拍。

  试想,若是真正的悲伤,哪还容得下精心修饰后再示人呢?

  《圆桌派》里提到,「人设是全社会的一场共谋。」

  

  林生斌如今之所以被人设反噬,在于他亲手戳穿了这种共谋。

  他特地选在6月30日晚上这个时间点公布,也是颇有心机。

  当林生斌的行为,不再符合人们的期待时,失望和愤怒也在所避免。

  我们可以说林生斌是个精于算计的骗子,亦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

  林生斌的言行或许为人所不齿,却也仅止步于此了,并未触及法律。

  但。

  群众的怒火当然不会轻易熄灭。

  只是声讨和抵制,似乎还不够?

  于是新的靶子出现了。

  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爆料。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甚至有人梳理出了新的时间线,直接重建了另一个版本的「真相」。

  于是,事情也就此变得诡异。

  

  林生斌人设崩塌后,关于他的猛料有这么几种较为常见的说法。

  有人说,新出生的女儿暖暖是二胎。

  其实林生斌和现任还有个大儿子,名叫烁烁,在2018年就出生了。

  

  「证据」是一组背影照片。

  照片拍摄于2018年1月,林生斌和一名女生牵手逛博物馆。

  照片中的女生被扒出是林生斌公司的员工,而且肚子已微微隆起。

  以此「说明」林生斌在妻儿遇害后,很快就另觅新欢了,也不排除婚内出轨的可能。

  

  还有人爆料,林生斌的现任名叫小乐,是「潼臻一生」网店的客服。

  而且是当年纵火保姆的外甥女。

  甚至还有人说,林生斌和保姆有一腿,两人合谋谋纵火…

  总之是越传越骇人。

  可如果仔细甄别的话,不难发现这一连串的猛料中,有些其实是四年前的老料,而且当时已经辟谣了。

  

  再说「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当年的调查,几乎是全民关注。

  历时一年,纵火保姆二审上诉无效,于2018年被执行死刑。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多猫腻,当年是如何过关的呢?

  所以,如今针对案情的种种质疑,鱼叔认为并不理智,也是对公检法的不信任。

  不过,这些爆料尽管真假难辨,但尚还属于合理怀疑。

  直到前天一口水井的出现,才让整件事彻底变味。

  

  有网友扒出,林生斌曾在浙江富阳极乐寺捐了一口井。

  围绕这口井,出现了各种封建迷信和阴谋论言论。

  有人断言,这口井是「镇魂井」。

  

  因为林生斌是福建人,「福建人通常都比较迷信」。

  所以他做了亏心事,用井来镇住妻儿的亡魂。

  有人从井口的文字进行解读,取谐音为「一生镇童」。

  而且「童」字没有了三点水,因为妻儿死于火灾,意思是「亡子不给水」。

  

  还有人从这口井的深度进行解读。

  井深181米,无论正反都是「18」,暗指「18层地狱」。

  这口井近期已经成为了豆瓣「灵异小组」的流量担当。

  佛家道教甚至是塔罗牌,中西合璧用来分析林生斌的行为。

  就连后背的纹身也被认为是镇压灵体所用。

  

  相关的帖子层出不穷,还有些言之凿凿,甚至推断出了林生斌的「作案动机」。

  也有些人比较粗暴,通过面相学直接断定,林生斌不是个好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法律是不够用了,需要法术才能解释。

  每天打开微博,都仿佛误入真人秀《通灵之战》。

  

  最新情况,已经有人把林生斌和林正英扯上关系了。

  虽然是玩笑,但这并不好笑。

  那些口口声声谴责林生斌的人,却蹭着这口井的热度,实地走访开直播,把井盖掀开。

  网友还一片叫好,高呼这样的人为「壮士」。

  

  

  怪力乱神,无脑狂欢,这难道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更吊诡的是,只要有人不相信这些封建迷信说法,就立刻会被某些网友打成「替林生斌洗白」。

  他们的说法是:扒这些东西不代表大家信了,而是相信「林生斌信了」。

  这些等同于阴谋论的言论,已经严重消解了这件事的严肃性。

  虽然维持住了热度,但方向已然被带偏了。

  

  这些人大概还没意识到,无限「妖魔化」林生斌,其实等于变相在帮他。

  如果林生斌在这件事中,真的存在违法嫌疑,那么现在一个个玄幻的故事就严重转移了公众注意力。

  更可笑的是,有人借着这口井延伸的传说,请愿重新彻查此案。

  如果民间迷信可以左右司法调查,那还谈何法治社会?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轻信没有门槛的阴谋论,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谁知道哪天这样的故事,就会被安到自己身上。

  一边是4年前的调查结果,一边是封建迷信的产物。

  两种「真相」,就如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两个故事。

  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

  

  《第三度嫌疑人》

  

  就像鱼叔在上面提到的:

  借助封建迷信「妖魔化」林生斌,等于是在帮他。

  因为林生斌在这件事中,并非毫无把柄。

  只是,打蛇打七寸。

  要抓住重点,别被虚虚实实的信息混淆了视听。

  比如大舅子朱庆丰的微博,里面提到:

  「我妹留给二老的,也该凭你自己良心做个了结了…」

  

  林生斌与岳父岳母之间,可能确实存在财产纠纷。

  再比如,林生斌之前在采访中公开承诺:

  会捐出所获赔偿款用于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

  

  可是「潼臻一生」基金会至今没有眉目,也查不到任何备案信息。

  另一个用于宣传的「种星计划」公益基金会也并不存在。

  

  与此同时,「潼臻一生」的淘宝店铺,曾多次为公益基金会召集善款。

  要知道,林生斌没有募集资金的资格。

  即使成立了基金会,也必须是拥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才能向社会募捐。

  如果不满足条件,属于非法募捐,是违法行为。

  

  

  哪怕是对于捐赠的那口水井,质疑其是否违建都比质疑镇魂来得靠谱。

  但也不难理解,大家不喜欢看这些事。

  毕竟没有玄幻故事听起来那样劲爆。

  林生斌当然有错,但我们不要被冲昏了头脑,妄想用封建迷信去给他定更大的罪。

  

  《与神同行:罪与罚》

  就好比是电影《狗镇》的结尾。

  对于该如何处置行为不义的居民,女孩和父亲的主张出现了分歧。

  女孩主张原谅,父亲主张严惩,然后还有互相指责。

  如同这次林生斌事件中的,主张原谅和主张严惩的两拨人。

  他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人,却因为舆论的引导,认知的偏差,有着不同的主张。

  

  《狗镇》

  你能说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吗?

  谁也没有把握。

  鱼叔只是认为,无论何种立场,都不要让情绪主导了判断。

  不要让自己的义愤填膺,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说白了,别被有心之人当枪使了。

  四年前,正是这把枪轰开了林生斌的流量大门;

  如今,这把枪又在掩护撤退中负责吸引火力。

  既然已经被利用了一次。

  何苦今天又重蹈覆辙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