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美国只能干着急?3个月内2次峰会,中法德领导人密集进行对话

2021-08-31|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7月5日,中法德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峰会。在如今风云莫测的国际局势大背景之下,这一对话显得格...
华大亲子鉴定中心

  7月5日,中法德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峰会。在如今风云莫测的国际局势大背景之下,这一对话显得格外非同寻常。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最高领导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了直接对话。这也是3国领导人,在3个月内进行的第二次对话。

  由此便可直接地反映出,3国领导人迫切地想要进行接触沟通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话显得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对话的时机。

  众所周知,拜登上台已半年有余,在这半年期间,中美关系以及中欧关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一方面,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另一方面,目前这一紧张的关系,其实并不完全是欧盟想要的。

  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希望跟随美国的步伐,但另一方面欧盟也看到了,一味地追随美国与中国进行对抗,带来的代价欧盟将无力承受。同时,欧盟也很清楚,盲目地与中国对抗,正是美国喜闻乐见的,为了避免沦为美国的“牺牲品”,欧盟必须有所行动,作出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与德国便在权衡之下“坚定”地与中国进行对话与合作。那么为何是法德?

  除了在欧盟中具有重大话语权之外,法德的根本国家利益实际上与美国并不相同。尤其是特朗普在担任美国总统时,曾毫不顾忌地diss默克尔和马克龙,再往前推,小布什就曾指责法德是“老欧洲”。

  正所谓道不合不相为谋,这也决定了为何法德能如此的“刚”,在美国的眼皮底下高调与中国进行对话。

  话说回来,在中法德的对话中信息量非常巨大,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是中国的表态。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国最希望的是发展好自己,而不是取代别人。

  即使只是如此简短的一句话,在摆出来的那一刻已经充分体现它的分量了。其中有多重含义,一是摆明中国的立场与格局:中国之所以努力发展努力强大,为的是自己,而不是“称霸天下”。中国没有必要也不会对外威胁、向外扩张,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要对这14亿的每一个个体负责。

  也相当于给马克龙与默克尔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的立场就在这了,你们不必焦虑。中国不是威胁,而是你们的机遇。

  另外,中国领导人还提到了一句话:希望欧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积极作用,真正体现战略自信,共同维护好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这句话也是意味深长了,什么是战略自主?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是要告诫欧洲,要“独立自主”,不要被美国一味地栓着。

  对此,马克龙与默克尔均表示赞同。尤其是默克尔,她强调,欧中关系非常重要,双方共识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应该相互尊重,通过加强对话减少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还指出,德方支持尽快召开第二十三次欧盟-中国领导人会晤,希望欧中投资协定尽快得到批准。

  此前,中欧投资协定进程遇到阻碍,德国一直是表示希望恢复进程的那一方,此时,默克尔直接在中国领导人面前表态,将推动恢复这项合作,足以说明合作的强烈意愿。

  另外,马克龙也明确表示支持中欧协定,同时作出承诺:推动并加强人文交流,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法国。

  就在前几日,中国远景企业正式在法国投资建设电池工厂,预计投资金额高达20亿欧元,马克龙还亲自到现场参观,可见马克龙的重视态度。

  综合法德两国领导人的立场不外乎就2个字:合作。加强与中国合作,与一味与中国对抗相比,其中的利害关系法德自然心知肚明。同时,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中国的强大,以自身实力说话,自然会有人与中国接触。

  另一方向,也反映出一点:美国的费心费力地在中欧关系之间作梗,最终结果只会反向推动欧盟向中国靠近。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