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B轮融资百亿 “风口”的蜂巢能源正前行

2021-08-03|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伴随着世界首款量产无钴电池的下线,蜂巢能源亦是迎来了102.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而就此驶入快车道的它,是...
安徽大地测量

  伴随着世界首款量产无钴电池的下线,蜂巢能源亦是迎来了102.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而就此驶入快车道的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

  2021年7月30日,蜂巢能源官方表示,公司已完成102.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深创投、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等,原股东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也进行了大额增持。

  就此,获得充足资金流的蜂巢能源,进入到了发展“快车道”,而且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蜂巢能源,亦将凭借智能电动汽车的“风口”,对宁德时代发起追赶。

  无钴电池是前戏

  蜂巢能源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新一代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系统等。而7月16日,蜂巢能源全球首款量产无钴电池的正式下线,意味着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领域正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

  据了解,蜂巢能源量产下线的无钴电池是一款能量密度为240wh/kg,容量为115Ah-MEB的产品。该款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的核心优势。相比同级别的高镍三元电池,蜂巢能源的无钴电芯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能通过150的热箱测试和140%SOC的过充测试,拥有 GB / IEC62660 / UL2580/ UN38.3等多项标准认证。

  而在国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车型公告里,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已经出现在长城欧拉一款名为樱桃猫的纯电车型的信息中。

  再根据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尽管蜂巢能源的排名仅为第7,但随着蜂巢能源B轮融资百亿资金流的助力,产能扩充下,蜂巢能源的排名肯定还会向上“走一走”。

  而无钴电池的量产下线,则更像是一种引子作用,当市场口碑向好,恐怕没有车企会拒绝这样一款成本低且能量密度不差的动力电池。而且,现实是,蜂巢能源的合作伙伴还真不少。

  背靠长城“大树”好乘凉

  就合作伙伴而言,蜂巢能源已经拿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PSA、合众、金康、天际、零跑等多家车企近25个销售定点,10多款装载蜂巢能源电池系统的整车已经完成公告,而且蜂巢能源还凭借Stellantis的160亿元销售大单,进军到了欧美市场。

  究其原因,蜂巢能源之所以能够如此这般“春风得意”,除了其自身有不错的技术之外,背靠长城“大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始电芯的预研工作,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直到2018年2月才独立成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而且蜂巢能源现任董事长杨红新也是长城汽车出身,2003年加入长城汽车,历任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总经理等职,曾全面负责新能源三电系统开发,以及EV、PHEV整车的开发等。

  看股权结构便不难发现,蜂巢能源的注册资金2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2.7亿元由长城控股集团间接认缴,所以长城还是蜂巢能源第一大股东。

  抓住能源“风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火热,只是能源“风口”所引动的一角。而再联系到能源改革、发电储能等方面,电池供应商的身份亦是倍受瞩目。

  从舆论消息来看,无论是宁德时代破万亿市值,还是无钴电池量产下线、电池专利争端,以及钠离子电池的正式官宣等等,人们的注意力正在被各大电池厂商吸引着。而且蜂巢能源此次能够获得超百亿的B轮融资,亦是传达出一个信号:资本市场正在追捧“电池企业”。

  所以,无论是否跳出汽车行业,电池的重要性也已经不言而喻,毕竟储能方面也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而关于蜂巢能源能否真的抓住能源的“风口”,并实现对宁德时代的追赶,还需要留待时间验证。

  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背靠长城的蜂巢能源,再加上无钴电池的助力,以及资本的追捧,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每日汽车)

文章来源:每日汽车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