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浙江省将逐步开展青少年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自8月1日开始,先启动15—17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学生集中接种时间于8月20日开始; 自9月1日起,启动12—14岁人群接种,其中该年龄段学生集中接种时间于9月20日开始。 12-17岁人群 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和成年人一样吗? 家长需要做什么功课? 围绕热点问题 请收好科普小提示 热点问题问答 青少年接种如何安排? 答: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 在校学生接种形式分为在学校设点接种和在校外接种两个模式:对于学生人数规模在600人以上学校,学校可设临时接种点供学生接种疫苗;未设立临时接种点的学校,学校可提前与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做好预约,合理做好学生集体接种。 如学生在学校内进行接种,学校应提前将《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告知书发放给学生监护人,监护人签字后收回。学生接种时,需有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陪同,且提前准备好学生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配合接种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知情同意书签署、疫苗验证等工作,接种后于指定区域留观30分钟。 非在校学生可在监护人陪同下,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前往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接种点接种。 青少年接种是否自愿? 答: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建议“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青少年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哪些孩子不适合打?万一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答: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5、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既往已用的上市疫苗同类品种相比,基本类似,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全身反应表现相对多的有头疼、乏力和低热等。绝大部分是轻症、一过性的,无需处理可自愈,若症状持续未好转或加重的,请及时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来源:浙江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毛桦俊 se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