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律师 古今中外,有不少领导人都有抽烟的习惯,也有不少人都有着相似的戒烟故事,而我们熟知的邓小平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常年吸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被劝诫“戒烟”的经历,邓小平同志也不例外。由于每天吸烟的数量过大,不管是家人还是医生都多次劝他戒掉香烟,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1978年,甚至有人在纽约报纸上发表文章,劝说邓小平戒烟,邓小平的回复很“小平同志”。那么,邓小平同志是如何回答的呢?关于他吸烟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邓小平是从什么时候染上烟瘾的,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据他的女儿 邓榕 研究发现,早在1920年其父亲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抽烟了。而真正引起家人和医生的重视,是在邓小平晚年的时候。 在他的晚年生活里,抽烟对他的影响愈发明显。他的年纪越来越大,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家里人和医生都劝他戒烟或者减少抽烟的数量。但是,对于一个抽烟时间长达几十年的人来说,戒烟或者少吸烟可没有说得那么容易。 邓小平同志和毛主席一样,都是从革命期间就开始抽烟。那个时候,国家的形势严峻,情况复杂, 他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事务,压力很大,只能依靠抽烟来缓解。 在当时,每逢开会的时候,整个会议室烟雾缭绕,几乎人手一根香烟。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回忆说; “毛主席写字的时候,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烟”。 作为经常和毛主席一起共事的邓小平,其对于香烟的依赖也并不比毛主席小。 邓小平同志对于香烟的感情,要比常人多得多。据说在当年 两万五千里长征 的路上,由于每天都要行军,根本没有抽烟的条件,于是邓小平便找了一些碎纸和干树叶,将树叶用纸包起来点燃,当作烟来抽,甚至还笑着说道:“看看,我就是香烟制造厂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恢复职务后,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再加上此时的条件好了不少,不用担心没有烟抽的问题,他的烟瘾更大了。 据说,当时他每天的抽烟量高达50根,按照现在的香烟包装就是两包多,这个数量已经是很大了。每当接见外宾的时候,邓小平也经常拿出烟给外宾抽,而自己也是常常拿着香烟说话。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对于香烟的依赖很大,抽烟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想要劝他戒烟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 不管是家人、朋友、医生还是其他人,都曾劝过邓小平戒烟,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公开劝他戒烟。 1978年,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向《华侨日报》投稿了一篇文章,来劝说邓小平戒烟。他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分析了吸烟的危害,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并希望邓小平能够放下手中的香烟,以此减少烟草对身体的损害。 工作人员一看,这可是一件好事。作为邓小平身边的人,深深地知道他的烟瘾有多大,虽然他们也明白吸烟有害健康,但多次劝阻无效,也不好多说些什么,而这则消息,说得有理有据,或许会起到一定的劝诫作用。 于是,工作人员便把这则消息和其他需要处理的文件一同送到了邓小平那里。 邓小平很认真地看了这则消息,并且镇定自若地说:“看来,还是得戒掉”。 报纸上的内容给邓小平敲响了警钟,他也知道自己每天抽的烟太多了,对身体非常不益,但是抽烟是几十年的老习惯,说戒就戒哪有那么容易。 除了纽约报纸上的那篇文章公开劝说邓小平戒烟外,其他的劝说活动都是私下偷偷进行的。然而,有一次,又有人当场劝阻了邓小平抽烟,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在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为了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等领导人。邓小平作为主席团成员,投过票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根烟抽了起来。 而那天恰恰是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的第二天,坐在台下大厅中央的一位代表看见了,便对身旁的另一位代表说:“世界无烟日刚过,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大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小平同志开会怎么还抽烟呢?” 接着,商量过后他们便决定向邓小平同志提出意见。不一会儿的功夫,大会主持人 宋平 的手里就出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宋平看过纸条后,将它递给了邓小平。邓小平看了纸条后,立即把烟熄灭了。 后来,邓小平了解到,这张劝他不要吸烟的纸条是广东女代表 邝健廉 也就是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写的。 在之后与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会见时,邓小平又谈到了之前在主席台被人劝阻的事情,他说:“这次人大我违反了一个规则,我习惯地拿起一支烟吸了起来,就有一个代表递了一个条子对我提出了批评,让我不要在主席台吸烟,没有办法,我只好接受了。”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可见,邓小平同志还是很重视代表的意见的,在全世界都宣传“吸烟有害健康”时,自己作为领导人,更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履行。 1989年以后,人们都听说邓小平成功戒烟了,而这还要归功于他的保健医生。曾为邓小平做过保健工作的 陶寿淇 教授在之后追忆邓小平时谈到了他成功戒烟的事情。 1989年夏天,陶教授去看望邓小平时,他正在吸烟。虽然陶教授知道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近90岁的高龄还在吸烟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便决定和邓小平好好谈谈吸烟的问题。 陶教授跟他讲道:“不只您的家人和医生希望您长寿,全国人民也希望您长寿,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您是知道的,这样继续下去对您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以后还是别吸了吧!” 陶寿淇 可能是陶教授的一番话对他有所触动,也可能是他想到了过去以来人们对他的劝说,他看了看手中的香烟,又望了望身旁的陶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抽也可以嘛”。 当时,陶教授以为,邓小平还是和往常一样,不以为然,只是说说而已。但是,令他意外的是,从那以后,邓小平再也没有吸过烟,真正地改掉了自己几十年来爱好抽烟的老习惯。 其实,比起戒烟这件事本身,更让人佩服的是邓小平同志的毅力。1988年,他在会见香港记者时,得知美国的香烟广告都要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他诚恳地说:“像我这样的人,平时没有其他什么爱好,只能抽抽烟,而且年纪大了,戒掉又能如何呢?” [图片9] 一个老人,几十年的习惯,就这么点爱好和享受,突然要求他改掉,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但是,邓小平还是听了家人和医生的话,彻底戒掉了抽烟的习惯,这一点,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不只是邓小平,就连国外的很多领导人也都有吸烟的习惯和戒烟的经历,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前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也是一个烟瘾很大的人,他的戒烟过程也很艰辛,持续了3年之久,时断时续的烟瘾很难彻底戒除,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奥巴马选择戒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他不想让自己的女儿知道自己抽烟,他希望自己能够坚定地告诉孩子,她们的父亲不抽烟。其次,医生也劝诫他要戒除烟瘾,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促使奥巴马戒烟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妻子和美国民众对于奥巴马烟民身份的不满。一直以来,他的妻子米歇尔都致力于让奥巴马戒掉抽烟的习惯,她也曾对媒体表示,丈夫戒烟是她支持他参加总统竞选的先决条件。 在奥巴马上任后第一次体检时,他抽烟的话题就成了人们争相讨论的热点。美国的民众也对他烟民的身份极为不满,认为他给美国的青少年树立了坏的榜样。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奥巴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于克服了烟瘾的问题,戒掉了抽烟的习惯。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时候吸烟能够帮助自己缓解一些生活上的压力,而像邓小平同志这些整日为国家事务操劳的领导人,更需要有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这也是他养成吸烟的习惯的原因。 但最终邓小平同志能听进去旁人的意见和建议,戒除掉自己持续多年的习惯,这一点是很令人动容的。就连当时劝他不要在主席台上吸烟的那位代表,都赞叹邓小平同志。她多次向他人说道: “邓小平同志还是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这一点令我十分感动”。 [图片10] 当时的邓小平同志选择戒烟,可能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也可能是不想辜负家人、医生甚至全国人民的期望,但无论如何,他的精神都是值得赞扬的。 他选择戒烟,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期盼。因此,他毅然抛弃了自己的爱好,选择了国家和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