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太漂亮了!”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

2021-07-07|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7月4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

  7月4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快看航天员刘伯明出舱画面!》来源:中新视频

  两名航天员成功出舱

  刘伯明感叹:太漂亮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舱门打开时,地面指挥中枢响起掌声!

  △刘伯明舱外作业(刘伯明自带摄像机拍摄画面)

  △刘伯明乘坐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前往作业地点(刘伯明自带摄像机拍摄画面)

  之后汤洪波出舱,他借助扶手进行舱外爬行,两人前往位于大柱段和小柱段交汇处的作业点会合。

  △汤洪波舱外作业(汤洪波自带摄像机拍摄画面)

  出舱后,刘伯明感叹“太漂亮了!”,聂海胜则温馨提示:“慢点,不要着急……”

  △聂海胜进行机械臂操作

  身着中国自主研制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此次出舱任务,航天员从里到外穿的是专用航天服:先是出舱内衣,然后要套一层液冷服,再套上舱外的航天服。穿上航天服之后,还要进行大流量的冲洗及吸氧、排氮等过程。

  据介绍,航天员身着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为中国自主研制,航天服经改进后,能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型进行调整;虽重达130公斤,但穿脱方便快捷。

来源:央视新闻

  此次出舱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在这次出舱任务中,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分工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名航天员,分工明确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因为航天员在舱外做一些作业任务的时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那么航天员必须要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里边,然后用我们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出舱航天员任务之一: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事先,摄像机由于发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摄像机安装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它的视场角还是有限的,入轨之后,航天员根据任务需要,需要扩展摄像机的视角来监视整个舱外的情况,需要航天员去把这些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架得更高一点。

  舱内航天员:操作控制机械臂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的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那么这个时候呢,因为我们地面的监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之间通过话音沟通,包括舱内的航天员通过仿真软件和他看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判断来进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一方面是通过我们仿真软件的预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舱外航天员和舱内航天员都有急停装置,舱外的航天员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有碰撞的可能、风险的话,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装置,机械臂就会停止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电镀园区 http://www.hfhuaqing.com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