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穿越回新石器时代,怎么吃饭?

2021-07-07| 发布者: 维新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般来说穿越小说都是回古代,用现代人掌握的科技吊打古人这,或者是用上帝视角来开挂。按道理来说,穿越过...
南宁市家政公司

一般来说穿越小说都是回古代,用现代人掌握的科技吊打古人这,或者是用上帝视角来开挂。

按道理来说,穿越过去的时间越古老,咱们现代人的优势越明显。但这事儿也不绝对,假如一使劲,一下子整回到新石器时代,能活下来都是胜利,还想着赢取白富美(当然,那个时候可能是多毛版白富美)?

很多现代人喜欢吃寿司,但是吃生羊肉之类的还是有点难以接受。毕竟四个大字“茹毛饮血”,看起来还是很可怕。而且,我们现代人类由于长时间食用熟食,门齿犬齿已经退化,甚至没办法从骨头上咬下来肉(不信你去啃一下牛蹄筋)。

不过,请放心,在距今80万年至200万年(旧石器)的中国蓝田人、西侯度人、元谋人,就已经使用火(虽然他们不一定会保存和生产)。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成规模地使用火,因此,吃到熟食并不成问题。

穿越请带好打火机,钻木取火还是很费劲的

主食

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了农业(目前已知考古发现的粮食遗物距今约七八千年)。黄河流域及其他北方地区,以粟(小米)、黍(大黄米)为主食。

喜欢吃粗粮的请优先选择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穿越,你在那里会喝一辈子的粗粮粥。

粟(今天称小米,养胃佳品)

假如喜欢吃点面食,比如烤个饼,吃碗热汤面。可以选择二里头文化。

考古学家发现在二里头文化中有栽培小麦的记录,且产量较大,占所有粮食的第四位。说明在夏代,麦子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想看异域风光,新疆的孔雀河流域、青海地区也有小麦分布。

考古学家发现的碳化小麦种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即大米是主要食物。这和我们今天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是类似的。

据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的发掘成果和专家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在今天的南方地区,考古学家也发现了水稻种植的遗址。这就代表着,这些水稻并非是野生的,而是远古先民刻意栽种(肯定不是为了好看)。

良渚文化的水稻种植遗址(图片来自于网络)

和旧石器时期更老的祖宗相比,穿越到新石器时期,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危险。因为对于肉类的获取,除了野外进行狩猎之外,有了更安全简单的方法——从圈里抓。虽然有危险(牛踢人,猪咬人),但是从猪圈里抓猪和从野外抓野猪,难度还是降低了很多。

姜寨遗址中的猪圈(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猪圈周围没发现人类的居住遗迹,如灶炕、生活用具等,说明和人类居住区隔离开。嗯,这波操作挺文明了。另外坑内灰土层为粪便,而姜寨一期遗存出土的动物遗骨为猪和狗,一般狗是无需圈养的。所以,这很可能是猪的房子。

上图这个猪圈虽然和现代化的猪圈比简陋得不行,但先进的饲养方式已然诞生,能解决不少问题呢。所以此时的你,可能每天起床之后,只要去猪圈转一转,看看可爱的小猪,幻想一下炖肉的味道,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图样图森破。经过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西坡遗址样本的猪猪至少有244只。再结合该遗址人口密度,以及人群占用遗址时间的估算,研究人员得出:西坡先民每人一年消费大约0.5头猪,差不多刚好半扇猪的样子。

此时的你是否哭晕在猪圈边,想吃肉怎么办,拿起武器出去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倒霉的动物被你抓住吧。

穿越前记得学一学《母猪的产后护理》

虽然有畜牧业,但是远远无法满足新石器的人类。他们开始捕获各种能吃的(或者看起来能吃的)动物:各种鹿类动物、野兔、狗、豺、狼、猪、虎、貉、獾、熊、熊猫、象、犀牛、马、野牛、狮、豹、羚羊、各种鼠兔、各种鼠类、獏、猕猴等等。

这货在那个时候也是食物(图片来自原网络)

远古人类逐水而居,因此水中的食物必然成为餐桌上的一员。

中国吃鱼的习俗,迄今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西侯度遗址出土的鲤鱼化石,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与中国古人类有关的鱼类化石。河流中的鱼作为食物,堪称完美,既没有陆地生物那么危险,也不太需要剥去皮毛。

新石器时期的鱼镖(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河龟习俗,迄今可上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龟的遗骸,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所发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上海地区崧泽文化的遗址里发现的大量的蟹壳。双堆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蚌壳,有的还有加工过的痕迹。

崧泽文化出土黑陶罐

简单来说,除了一些保护动物和你打不过的动物之外(比如老虎),新石器祖先的肉类食谱和今天的差不多。所以,不用太过担心自己能不能吃的习惯的问题。

蔬菜与水果

种蔬菜的难度其实远远低于种粮食。今天我们在田间地头都可以种点白菜和大葱之类的。但是从没听说哪户人家在自己的阳台上种水稻。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史前时代已经有人工种植的蔬菜:白菜、芥菜(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油菜(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葫芦(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蚕豆(杭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以往认为蚕豆产地是里海南岸或非洲北部。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也是蚕豆的原产地之一。)

蚕豆应为配菜,要把蚕豆当饭,估计得吃那么几课树的量

目前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人吃的水果或坚果,大约有甜瓜、花生、桃、梨、枣、橡子、栗子、榛子、松子、桑葚、朴树子、杏、橄榄、核桃、梅等。其中甜瓜、花生、栗子、桃、杏、梅等属人工栽培。

吃瓜由来已久

除了食物之外,还有酒的出现,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虽然并没有真正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酒,但是数量巨大的陶制酒器也意味着制酒业的发达。这种酒和今天的白酒差别很大,推测其味道有点像醪糟,酒精度没有多高,且保留了相当大的糖分。

所以,尽情的穿越吧,如果担心水土不服,可以先多喝几碗小米粥。

参考文献

1.(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西汉)刘安著、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 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5.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6.张景明、王雁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7.任式楠,吴耀利:《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维新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维新网 X1.0

© 2015-2020 维新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