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国内商品期货午盘大面积上涨,PTA、硅铁、铁矿石、不锈钢涨幅居前,其中铁矿石涨超2%。截至发稿,铁矿石涨2.34%,报1225元。 国信期货认为,铁矿贴水较大,期货补贴水为主,同时钢厂及港口库存偏低,利多价格,在快速走高后,警惕政策面压力。操作建议:日内短多操作为宜。 消息面: 1、发改委:推动形成调节灵活、保障有力的煤炭储备体系 2、投资者热情高涨!5月份期货公司净利润同比增120.30% 3、今年首批中央储备冻猪肉7日公开竞价收储 4、不惧美联储“鹰”态全球央行今年黄金买入量或达500吨! 5、钢铁重镇下半年限产30% 原材料价格存上升空间 展望商品后市,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的2021年第二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的专家认为,疫情仍是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美国经济目前恢复良好,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展望持积极态度。就国内而言,由于下半年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恢复有一定空间、基建设施建设存在有效需求,对经济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出口景气度短期将延续,因此经济总体趋势良好。可以预见,在出口回归常态化之后,中国经济将进入内生驱动为主的阶段。疫情发生后,各国政策不同,经济恢复状况不同,使得全球产业链发生错配,加剧了大宗商品的供需矛盾是造成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政策的合理调控,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较前期有所缓和,商品供应的基本面情况正在逐渐好转,但海外流动性变化等因素仍造成一定不确定性,不同大宗品种的走势可能趋于分化。 摩根士丹利称,从6个月的时间维度来看,美联储的鹰派倾向以及中国控制大宗商品涨价的努力已使基本金属价格跌至更可持续的水平,但该行预计大宗商品还有更大的下行空间。Susan Bates等分析师在第三季度展望报告指出,到2022年供应复苏预计将能满足正常化的需求水平,大多数市场将下行。铝是“最具防御性”的金属,因为高运价导致的运输问题带来持续性影响,而结构性转变也将限制供应的过度增长。价格预测:第三季度2315美元,第四季度2337美元;现货约2427美元。另外,供应问题以及投资者着眼长期需求将给铜带来短线支撑,但从1-2年的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市场供大于求,铜价的下行风险将增大。价格预测:第三季度9039美元,第四季度9149美元;现货约9299.5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最不看好铁矿石,整个下半年及之后中国钢铁产量都将减少。价格预测:第三季度200美元,第四季度160美元;现货约202.80美元。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大宗商品市场并非超级周期。而中短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轮动可能从三梯队分化转向二元分布,主要来自供需双K驱动。下半年,我们对各品种价格的相对表现排序为有色金属>农产品>能源>黑色金属>贵金属。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不存在超级周期。全球经济在疫情开始前就处于下行周期,这一轮的行情是一个补库存的过程,当受到疫情冲击时,供给跟不上需求,库存下降,属于短周期。他推测,今年年底,大宗商品或将迎来拐点。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在本轮周期中没有明显的需求,因为我国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基建投资也低于预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刺激来拉动这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美国而言,需求也是有限的,因为疫情会有一个逐步好转的过程,供给端也会逐渐恢复。目前来看,全球疫情逐步好转,供需两端都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最终会回到基本面。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从历史角度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超级周期是以强供求关系为背景的。比如一站、二战后,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续处于很高的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没有明显需求,中国在基础建设、房地产建设方面,未来都将保持平稳增长。从中短期来看,到今年的三、四季度,大宗商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高位徘徊。但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供求关系会得到调整,这轮涨价会逐步消化。 任泽平分析称,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高点应该临近了,大家可能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待供求缺口缓解。分品种看,有色是国际定价,我们短期难以改变;但是钢铁受了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环保的制约,国内又有增加供给的空间,所以国内对钢价的调控是有办法的,战略的大方向是对的,注意节奏,这也是我想呼吁的。原油价格恢复到65美元一桶,这并不算高,只是从底部回到正常水平,而且原油价格长期受页岩油技术的压制。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上海风水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