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https://www.bahuca.cn/ 01 上海商场外,竟有百米长队 上海的商场门口,人们早早排队,等待着在奢侈品打折时“血拼”一场。 在网上的一段街拍视频中,一大早,商场外就是长长的队伍了,询问之后才知道,因为今天是促销日,折扣很大。
大门一开,无数人争先恐后的涌进去,据统计,当天的营业额高达1200万,多么惊人的数字! 在无数香港人为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精打细算时,另一边的上海正有人排在奢侈品门店外,准备一举拿下心仪已久的东西。
有人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写字楼中,眺望外面的风景,有人在拥挤的房子里转不开身。即使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生活。 名车名表,对于那些在温饱线挣扎的人来说根本是不敢奢望的东西,穷人的辛酸是那些人不能懂的。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大。 02 五平米的小屋,竟住着四口之家 “蜗居”这个词在前几年比较流行,用来形容住在小房子中,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拖家带口生活在5平米的小房子里。
这个家的女主人少玲是一个全职主妇,丈夫是一个保安,两人育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生活在香港。要知道,香港寸土寸金,市中心的房价已经高到50万每平方,很多人辛苦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自己的房子。 没有一个父母不想给自己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少玲丈夫做保安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在物价惊人的香港,只能负担他们一家四口住在这个仅有5平米的房子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节俭持家的少玲将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充分地运用了每一点空间。 洗衣机是家中最大的物件,上面摆放了菜板,方便少玲做饭。由于房子太小不利于排放油烟,少玲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菜,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有到处乱溅,因为他们睡的床就放在旁边。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一家人还是生活得很温馨。 在没有看过少玲的生活之前,我很难想象有人会住在这么小的房子中,直到我了解了更多,才发现,像少玲这样生活在狭窄空间的人,在香港并不是少数。 除了5平米的房子,有不少人生活在所谓的“棺材房”中。 在那里,空间达到了最高使用率,房客只能在自己小小的地方活动,昏暗的环境,混乱的人群,这一切与香港这种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
70平的房子能住上200多人,没有丝毫隐私可言,活着成为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马洛斯的需求理论,生活尚未达到温饱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意所谓的生活质量、情调? 而这些真实、悲惨的现实,才是真正的生活。 03 为生活拼尽全力,才是常态 看着网上有钱人过着舒适的生活,我们难免焦虑,觉得自己一生平平无奇,毫无作为。事实就是,无数人为过上平淡的生活就费尽全力。 据调查,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并非大家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大街上的环卫工人,辛苦工作几个小时,一个月也只能领到微薄的工资。
炎日下,建筑工人在户外工作,汗流浃背也只能恰恰覆盖家庭的支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不愿意在舒适的环境里享受,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机会。 网络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放大了我们的焦虑。 富人不是随处可见,生活中到处都是领着薪水埋头工作的人。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辛酸与无奈只能往肚里吞,但不意味着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 看到香港那些生活在狭窄空间的人,那些为少得可怜的工资卖命工作的人,我们难免为之心酸。
看着那些一掷千金只为得到短暂快乐的富二代,那些在商场血拼的顾客,我们感慨万分。 生活的魅力在于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幸福与物质无关,快乐由自己决定。 人们常说“有钱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这句话我也同意。但是没钱也能过得快乐。 04 平凡生活中也有快乐 你是否看到过每年春运时的火车站,大量的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脸上都是即将见到家人的喜悦,那个时候谁还会说出底层人民没有快乐这样的话呢? 这样平淡的幸福也许很多买得起豪宅的人从未体会过的。 普通人家的生活就是与琐碎事情相关,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年轻时,我们常常想象能够改变世界,让所有人都看到耀眼的我们,多年过去,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才明白,所有人没什么不同,但大家都是鲜活的存在。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一地鸡毛也许是幸福。人难免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叹息比我们过得差的,羡慕比我们过得好的,在无数次比较中,迷失自我。 拒绝无意义的比较,过自己觉得舒适的生活就好! 生活不会一直如意,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幸福不一定会来敲你的门,但你可以主动拥抱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