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https://m.touzitop.com/ysjx/index_1.html 本期摘要 政经聚焦 美国 美联储“暗示”提前加息 美国5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3% 欧洲 葡萄牙和西班牙复苏计划获欧盟批准 英澳达成自贸协议 日本 日本央行再次延长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 新兴市场及其他国家 莱西无悬念当选伊朗总统 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 国家主权评级动态 惠誉上调英国主权评级展望至“稳定” 主要经济体利率及汇率走势 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各主要经济体国债与美债收益率利差多数走扩 美元指数上涨,主要非美货币纷纷走弱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四周上涨 黄金价格跳水,跌破1,800美元/盎司 政经聚焦 美联储“暗示”提前加息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大幅上调今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增长预期至3.4%。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6月16日暗示,美联储可能比原计划提前撤销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帮助美国经济从疫情中迅速复苏,但也带来了高通胀。美联储的决策委员会同时在讨论削减美联储每月购买的财政部债券和抵押债券的数量问题,现在买入数量维持在1,200亿美元,目的是把长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以鼓励信贷。 联合点评: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一直保持接近于零的低利率,此次发出加息信号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已超过预期。美国经济正在推高全球通胀和美元汇率,迫使一些国家的央行提高利率,尽管这些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仍在持续高攀,经济也未完全复苏。以美联储为中心的全球加息行动有可能扼杀某些地区的经济复苏,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债务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美国5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3% 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3%,降幅超市场普遍预期。在剔除汽车及零部件和加油站等波动较大类别后,5月份美国核心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8%。美国商务部同时将4月份零售销售额数据上调至环比增长0.9%。同日,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同比增长6.6%,同比增幅为2010年11月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水平。 联合点评:具体来看,在13个主要零售类别中,有8个类别的零售销售额在5月份出现环比下降。其中,由于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库存和供应不足,汽车及零部件零售销售额当月环比下降3.7%;家具、电子产品和建材销售额环比分别下滑2.1%、3.4%和5.9%;在线零售额环比减少0.8%。此外,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上升,各州对经济限制措施有所放宽,餐厅销售额增长1.8%,服装销售额反弹3%,反映出更多企业恢复正常办公和社交活动的增加。5月份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大幅下降,显示联邦政府出台的财政措施对增加消费的刺激效果正在减弱,同时反映出消费者在新冠疫情有所缓解的大背景下开始削减商品支出,转而增加服务支出。 葡萄牙和西班牙复苏计划获欧盟批准 当地时间6月16日,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首批复苏计划获得欧盟批准的国家。两国将分别获得可观的资金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复苏。葡萄牙是第一个向欧盟提交复苏计划、也是最先获得批准的国家,获批的资金总额为166亿欧元,其中139亿欧元是拨款,第一批资金计划在7月份拨付。西班牙复苏计划获批后将获得高达1,400亿欧元的欧盟疫后复苏基金。该计划40%的资金将投入绿色经济,28%的资金将用于经济数字化,同时也将涉及一系列的改革与投资。西班牙预计在8月前可收到首笔金额为90亿欧元的复苏资金。 联合点评:葡萄牙的复苏计划完全符合欧盟的发展理念,既规划了经济发展蓝图,也有助于为葡萄牙及其国民和欧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复苏计划包含的改革内容和投资方案一旦得到实施,将会使葡萄牙摆脱疫情危机,其经济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富韧性,葡萄牙的经济结构将会因此而发生深刻的改变。同时,西班牙的经济复苏计划将对该国经济产生深远的改变,使该国经济更加健康和数字化。 英澳达成自贸协议 当地时间6月15日,英国政府宣布,英国与澳大利亚达成一份自由贸易协议。这是英国“脱欧”后达成的首个重要自贸协议。英国国际贸易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贸协议将提振英国汽车、威士忌、饼干、陶瓷等行业发展。这些行业为英国解决了约350万人就业。根据协议,35岁以下的英国人前往澳大利亚旅行和工作将更加便利。 联合点评:这份贸易协议为英国企业、消费者和年轻人提供了绝佳机会。英澳自贸协议是英国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后通过自主谈判达成的新协议。这份协议为英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铺平了道路。根据自贸协定,澳方免除对所有英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出口至英国的牛羊肉、葡萄酒、泳衣有望增加。 日本央行再次延长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 当地时间6月18日,日本央行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继续保持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同时把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出台的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再延长半年至2022年3月底。日本央行将继续把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联合点评:得益于世界经济总体复苏,日本的出口和产出有增加趋势,虽对企业改善收益、增加设备投资有利,但近来新冠病毒特别是变异毒株在日本感染人数增加,迫使多地启动紧急状态,使得餐饮、住宿等服务活动停摆,拖累了日本经济走势。疫情走势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金融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近期,日本经济金融方面担心有二:一是由于免疫差距造成国家、地区、行业间经济发展进一步失衡。日本由于自身未能开发出新冠疫苗,所有抗疫接种用疫苗均需进口,且供应量不足导致日本接种比例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担心疫情控制滞后影响经济恢复速度。二是由于近来美国经济复苏较快,此前美联储的过度量宽可能增加通胀压力,甚至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风险。鉴于日本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密切性,日本央行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及世界经济动向对日本的影响。 莱西无悬念当选伊朗总统 当地时间6月19日,伊朗大选结果揭晓,强硬派领军人物之一的易卜拉欣莱西获62%选票,毫无悬念当选总统。莱西是伊朗司法总监,与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关系紧密,持极端保守观点,目前仍在美国制裁名单上。 联合点评:伊朗总统选举正值伊朗和世界大国之间关于如何恢复2015年核协议的谈判焦灼之时,而伊朗的总统选举结果成为一个对伊朗内外均有深远影响的复杂因素。2020年,伊朗二号人物军方将领苏莱曼尼遇刺,对伊朗国内的政治产生了冲击。2021年4月,有人将温和派的伊朗外长扎里夫与美国官员私下谈到苏莱曼尼生前反对与美国达成核协议、伊朗军方干预外交工作的录音公布,在伊朗政坛引发轩然大波。而伊朗强硬派占上风,自然也影响到伊朗与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就核协议的谈判,而伊朗大选可能会使伊朗核谈判更加复杂化。 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 当地时间6月16日,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巴西中央银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75个基点至4.25%。这是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巴西央行表示,5月通胀率超预期及近期电力价格上调将导致短期内通胀率居高不下,调整基准利率有助于对抗通胀。此次加息旨在遏制今年和明年进一步超过政府控制目标的通胀预期。 联合点评:今年3月,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至2.75%,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5月,巴西央行再度上调基准利率至3.5%。今年5月,巴西通胀率为0.83%,创25年来同期新高。通胀之所以持续攀升,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巴西基本物价上涨。具体来看,近期干旱导致电力供应短缺驱动电价上涨;大豆、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和国内消费需求上升,生产受疫情影响导致供应受限,从而持续推高价格。其次,美元流动性溢出效应。巴西大宗商品出口收入强制结汇,带来输入性通胀。再者,疫情期间,巴西政府的公共医疗和紧急福利开支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流动性较充裕。 国家主权评级动态 惠誉上调英国主权评级展望至“稳定” 6月18日,惠誉维持英国长期本、外币主权信用级别为“AA-/AA-”不变,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至“稳定”。惠誉认为,自2021年初以来的英国宏观经济、劳动力市场和财政数据表明,英国经济和公共财政对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比惠誉预期的更具弹性。2021年英国的实际GDP增长预测被上调至6.6%;2021年的平均失业率预测仅为 5.4%,均优于上月预期数据。因此,惠誉上调英国评级展望至“稳定”。 主要经济体利率及汇率走势 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各主要经济体国债与美债收益率利差多数走扩 短期美债收益率将因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加强而上涨,美联储政策转变下通胀预期的降温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则令长债收益率承压,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美债收益率地平坦化表明市场可能非常不看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风险情绪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拖累。本周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美债平均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上涨2.60个、9.40个和0.80个BP至0.09%、0.89%和1.45%。 本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涨背景下,各期限中美国债平均收益率利差走势不一,1年期和10年期中美国债平均收益率利差分别较上周走扩4.92个和0.80个BP至2.42%和1.61%,5年期中美国债平均收益率利差较上周收窄9.61个BP至2.14%。本周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日美国债平均收益率利差分别较上周走扩2.40个、9.46个和1.64个BP至-0.19%、-0.96%和-1.45%。周内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欧元区公债与相应期限美债平均收益率利差分别较上周走扩2.29个、7.90个和24.38个BP至-0.77%、-1.43%和-1.74%。本周5年期和10年英美国债平均收益率分别较上周走扩6.37个和2.09个BP至-0.48%和-0.69%。 美元指数上涨,主要非美货币纷纷走弱 本周美联储转趋鹰派,暗示会更快收紧货币政策。这一表态令投资者风险意愿再受打击,促使投资者转向美元避险。截至周五收于92.3217,周内累计收涨2.00%。 市场过度抛售欧元导致本周欧元兑美元收于1.1864,周内累计收跌2.01%;英国新冠病例显著增加的报道令英镑承压,使得本周英镑兑美元收于1.3809,周内累计收跌2.07%;本周美元兑日元收于110.23,周内累计上涨0.55%。 本周,美元兑离、在岸人民币双双上涨。截至周五,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收于6.4633,周内累计收涨1.09%;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收于6.4408,周内累计上涨0.56%。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四周上涨 本周原油价格连续第四周上涨,全球需求复苏以及产油商供应自律的迹象鼓舞了投资者。纽约原油期货周内累计上涨约1%。需求强劲增长的现象也开始在欧洲和新兴市场出现并促成油价上涨。截至本周收盘,NYMEX原油价格收于71.50美元/桶,周内累计收涨1.20%;ICE布油价格收于73.22美元/桶,周内累计上涨0.72%。 黄金价格跳水,跌破1,800美元/盎司 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倾向于鹰派,推动美元走强,美元指数将创近逾一年来最佳周度表现,削弱了黄金对其他货币持有者的吸引力,使金价自录得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截至周五,COMEX黄金价格收于1,763.90美元/盎司,周内累计收跌6.16%。 (文章来源:联合资信) 文章来源:联合资信![]() |